logo
中國石化電子商務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 

黨建之窗

 
 
黨建之窗
弘揚企業文化    促進和諧發展
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副董事長、黨總支書記 、工會主席   楊景明


 
         21世紀是文化管理時代,是文化致富時代。企業文化將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,是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內容。企業擁有了自己的文化,才能使企業具有生命的活力,具有真正意義上人格的象征,才能具有獲得生存、發展和壯大,為全社會服務的基礎。
        文化,中國歷史上最早是指“以文教化”和“以文化成”的總稱,從字面意思上解釋,文化是一個動詞,無論是“教化”還是“化成”,都體現了一個行為過程。“文”是指道德、哲學思想、藝術等,引伸到企業文化中就是企業所倡導的企業精神;“化”是指教化,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、信念、價值觀、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合。
 企業文化是反映現代化生產和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新興的管理理念,是在管理科學和行為科學基礎上逐步演變產生的一種現代管理理論,是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,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,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。它的目的,就是以精神的(感情的)、物質的、文化的手段,滿足員工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要,以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,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,提高企業經濟效益。
       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、行為準則、道德規范,以及體現這些企業精神的人際關系、規章制度、廠房、產品與服務等事項和物質因素的集合,但塑造企業文化絕對不是給企業訂一些響亮而空洞的口號,就可以做得到的。 
         企業文化融會于企業的經營理念、管理方式、價值觀念、群體意識和道德規范等許多方面,它是我國國有企業深化體制改革的重要保證。當前,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企業面臨嚴峻的挑戰,國際競爭和國內競爭將更加激烈。這就要求我們解放思想、更新觀念,樹立只爭朝夕、與時俱進、開拓創新、勇于進取的競爭觀念;破除平均主義的分配觀念,樹立按勞取酬、效益優先、多勞多得的分配觀念。破除迷茫困惑、遲疑停滯、無所適從的思想,樹立終身學習、不斷更新知識、主動完善自我的求知觀念。在深化體制改革,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,不僅要用      經濟的紐帶來協調利益關系,更要用文化的紐帶來調整員工的思想觀念,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。
        我們將企業文化的人文力量,為員工創造一個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、能夠充分發揮各自能力、實現自我價值、具有豐富多彩生活的寬松的工作環境。力求企業文化的凝聚力能通過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、企業目標,把員工凝聚在企業周圍,使員工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,自覺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企業的整體目標上,把個人的行為統一于企業行為的共同方向上,從而凝結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巨大動力。
       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,對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因此,我們將摒棄過去已經不適應現代管理的要求那種機械的、僵硬的、命令式的管理。使企業管理建立在企業文化這個根基上,運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經濟的手段對員工進行管理,完成由過去管“身”到現在管“心”的轉變,使管理現代化。只有把尊重人、激勵人、培養人作為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才能使企業形成遵章守紀、明禮誠信、團結友愛、敬業奉獻,具有健康向上、勃勃生機的內部氛圍,企業管理才具有更高的層次。
所以,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,想要具有良好的、持續的經濟效益,就要不斷增加對本企業忠誠的客戶群體,提高他們對本企業的信賴度,因此就必須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。也就是說,良好的經濟效益來源于良好的企業形象,良好的企業形象則是依賴于優秀的企業文化。愿我們為建設公司的企業文化貢獻一份力量,以推動公司更好更快的發展。


日本按摩强伦姧在线观看